行业新闻
努力打造重庆一流集成电路产业高地
应运而生的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
重庆市一直非常重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,并将半导体产业列为重庆信息产业重点发展产业之一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重庆市将着力打造“集成电路产业集群”,争创全国一流、西部第一的集成电路产业高地。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肩负着这样的历史使命,于2008年6月16日正式成立。
重庆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目标
汇聚重庆IT界的精英,突显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强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。
努力将重庆打造成为全国一流、西部第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高地,进入国家集成电路“第一方阵”。
重庆市半导体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
现状:
“四个第一”
·国内第一家半导体集成电专业研究所
·研制生产出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
·研发出了第一块3G手机基带芯片
·拥有台湾茂德这样的第一个进人中西部大尺寸芯片生产线项目
“三个基地”
·全国第三的汽车基地
·全国第一的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基地
·重要的数字医疗基地
“二个园区”
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
·重庆大学城园区
发展前景
1.集成电路产业链初具规模
半导体产业投资对电子信息产业和整个工业的拉动是:l:10:100的关系。重庆市在半导体基础材料,集成电路设计、制造、封装、测试方面已基本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雏形,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发展。
2.进入国家集成电路“第一方阵”实力凸显
在“十一五”期间,重庆市将在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形成2条12英寸、2条8英寸、2条6英寸芯片生产体系。有一定规模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达到30家以上,销售额超亿元的设计企业达到5家以上。形成年封装能力4.5亿只电路的生产规模,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。打造集设计、制造、封装和测试于一园的产业链,进入国家集成电路“第一方阵”实力渐丰。
3.“西部硅谷”和“产业高地”设想有待
三、重庆市的投资环境
1、西部唯一的直辖市
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,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工业重镇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。联合国、世界银行、美国财富杂志等都将重庆列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前几位城市之一,居西部之首。
2、人才基础
重庆拥有56所普通高校,356所中等职业学校。在校学生约50万人(其中理工科11万人),每年毕业大学生约10万人(理工科约2万人)。重庆大学、西南大学、重庆邮电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设有微电子及相关专业。
3、研发基础
A、重庆市有各类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1000多个,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万人,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26人,高级技术专家1500余人。
B、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600多项。其中重庆邮电大学微电子工程实验室已成功开发出DAB基带处理器和DAB样机,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重邮信科公司在TD-SCDMA标准制定和终端的研发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,0.13微米3G手机基带芯片即将量产。
重庆拥有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、良好的学术与研发氛围,在微电子领域具备了全国一流的实习条件,在相关的光电子、微电子、通信等领域具有国内相对优势。2006年,重庆市科技进步指数位居西部第二,列全国第十二位。
4、西部硅谷、产业高地
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,是重庆市“十一五”期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。是西部地区首家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的微电子产业园区。
到2012年,园区预计形成1000亿元以上产值,建成中国西部门类最齐全、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研发基地和国家级软件及服务外包基地,建成中国西部地区国际化研发产业城市,成为中国“西部硅谷”。
5、资源成本优势
重庆交通便利、气候良好、经济较发达,对人才聚集有相当的吸引力。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,重庆市具备劳动力整体素质较高、成本较低、总量较大、人员流动性小、稳定性高的优势。
资源成本优势
根据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06年职工工资水平,IT行业平均年薪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%,比沿海地区低1/3-1/2,工资水平不到上海的70%。重庆市水、电、气供应充足,并且价格低廉,土地成本优势明显。
6、良好的应用推广市场
重庆市是三方面的生产基地:
①全国第三的汽车生产基地;
②全国第一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;
③全国重要的数字医疗设备生产基地。
正因如此,巨大的需求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推广市场。
重庆,中国西部的美丽城市,正以它火热的情怀,张开她热情的双臂,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。来吧,IT界的精英们,在这里你们可以大显身手,尽情地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,在历史的舞台上浓墨重彩书写你们精彩的人生。